「K = ( I + P)S」;唯有分享才可以活化知識。

《K:Knowledge;I:Information;+:Technology;P:Pepole;S:Share》

我們處在資訊、知識爆炸性的時代,如何將這些隨「網」可取得的知識轉化為「價值」﹖這是需要透過技術的分析與整合,且讓人產生需求感。「知識」跟產品一樣需要行銷推廣,越是分享越能創造更大的價值。我們將以專欄方式分享,提供業界同好一個討論平台,歡迎分享到各種社群。

 

 

技術分享

 

電路設計專欄

電路設計專欄1:電子產品基礎電路圖

此電路圖濃縮了70%以上的電路應用,其對應電路與零件範疇如下表。

 [table “15” not found /]

 

 

a16

 

 

建議學習邏輯順序包含「電路動作原理」→「零件扮演角色」→「選料原則」→「零件互為替代性」→「零件匹配」→「Layout Guide」→「量測手法」→「解問題手法」。由此將可以發展公司由此即可以發展公司「電路設計手冊」、「選料原則」、「EVT 測試手冊」、「印刷電路板佈局手冊」,倘若可以發展跨部門合作,則此將可以開發相關零件策略。數數看電路圖,你知到有哪些電容應用﹖其對應的料原則、驗證手法..等是否都在掌握之中﹖我們將在相關的電路技術分享或者訓練課程一一揭露,敬請期待。

[table “25” not found /]

 

零件知識專欄

零件技術專欄1:如何學通一個零件,及創造價值﹖

以下學習邏輯,挺好用跟大家分享。

《零件「理論」→零件「架構、材料、製造」→零件「特性」→系統應用 + 零件市場→系統產品「成本+性能」》,講白了越了解食材,則炒出了的菜更能色香味美及健康兼具。以下就以「電容」為範例表列跟大家分享,將會在電容課程及技術專欄進一步分享,敬請期待。

a12

鋁捲繞電容 積層陶瓷電容
理論 C:靜電容量A:極板面積d:極板間距εr:相對介電系數

ε0:真空介電常數b19b19b20b20

 

架構 A極板面積:腐蝕箔與電解液含浸面積。d極板間距:(nm)氧化皮膜Al3O2厚度。

CT=C+ 串聯 C

b21

A極板面積:反覆疊層有效面積總和。d極板間距:(um)介電材料燒結後的厚度

b18

材料 εr-Al2O3:7~9液態導電率:0.01 S/cm固態導電率:100 S/cm另外細分「液態 vs 固態」材料差異。 εBaTiO3NPO:6 ~ 110X7R/X5R:1,500 ~ 5,000Z5U:6,000 ~ 10,000

Y5V:10,000 ~ 30,000

製造 b17「液態 vs 固態」製程差異 b16「NME vs BME」製程差異
特性 C:電容量ESR:串聯等效電阻ESL:串聯等效電感Rated Voltage:額定電壓

………b15

再區分「液態 or 固態」&「Radial or V-Chip」後比較參數。標準參數:C, ESR, ESL, Rated Voltage, Rated current, Life, Size特殊參數:

液態含水率 vs 最低溫、液態水合、C vs Freq…

再區分「NPO、X7R、X5R、Y5V、Z5U」後比較參數。標準參數:C, ESR, ESL, Rated Voltage, Rated current, Life, Size, C vs DC Bias, Cracked特殊參數:

Cracked、C vs DC Bias、C vs Temp…

應用 a16
DC/DC CIN, COUT、Bulk C 低負載DC/DC CIN, COUT、Bulk C、Decoupling C、EMI C、Compensation C..
市場 區分「液態 & 固態」&「Radial & V-Chip」後定義高、中、低階策略廠商,找出各區段主流規格。 區分「01005、低容、高容、HV、HQ..」後定義高、中、低階策略廠商,找出各區段主流規格。

儀器量測專欄

法規認證專欄

生產製造專欄

流程管理專欄

英文縮寫英文全名中文翻譯
A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
B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雙載子接面電晶體
CCARCorrective Action Report改善措施報告

 

專有名詞

文章分享

孫子兵法專欄

專欄1:好書介紹1: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

坊間有許多關於《孫子兵法》著作,各有其獨到的見解,在此分享李建中上將與交大虞孝成教授合著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,主要是該書有四大特色:

1 .完整專案式講述孫子兵法

部分書籍為了便於讀者進入兵法的意境,採用「一句經典孫子兵法名言,引用一篇歷史故事及商業案例」,這是很好師父引進門的方法,但如果就此打住,很容變成斷章取義。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依據國家或企業的運作將十三篇大架構分為四大部,介紹如何上對下指導、下對上支持,且李建中上將授課過程中還傳授單篇的重點及思維邏輯。

2.兵法與企業管理聯結

從四大部開始,即介紹兵法與企業組的關聯性。另外針對單篇重點做「兵法、軍事、企業」導引的綜合表解,讓經典智慧活了起來,例如:

Step兵法軍事企業
1兵者,國之大事。慎戰競爭謹慎
2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。知己價值鏈分析
3知彼五力分析
4…….………….

3.較貼軍事的古文翻譯

孫子兵法全書約用69次「兵」,不同兵法階層,皆有對應的解釋,例如:

篇名原文解釋
始計「兵」者,國之大事。戰爭
作戰用「兵」之法,馳車千駟 ..動員整備
謀攻用「兵」之法,全國為上 ..軍事戰略最高指導原則
謀攻用兵之法,十則圍之 ..戰場用兵

4.端正孫子兵法思想

部分書籍因斷章取義,或者不洽當的古文今議,而造成讀者誤解《孫子兵法》是一套用間用計的欺詐之術。例如「始計篇:兵者,詭道。」許多書籍就字面解讀為「詭詐之術」,或許解讀為「變異」會更恰當。

 

專欄2:孫子兵法十三篇導讀

從此十三篇導讀開始到單篇心得分享,主來自旁聽李建中上將與虞孝成教授的上課筆記,期望藉此機會分享老祖宗的智慧,更期望藉前輩們可以幫我斧正觀念。可透過下列數字口訣「1 → 2 → 4 → 13 → 1」快速記住孫子兵法整體架構、 單篇主要精神、策略管理指導與支持關係。

謀 / 動四部篇名內涵情報
運籌帷幄廟算始計兵者,國之大事。(國家全程戰略)情報實務作為恢復和平
作戰勝敵益強 - 聯合動員計畫。
謀攻全國全軍 - 聯合戰略計畫。
全軍軍形攻守形。(兵力布局)(位能)
用兵作為兵勢奇正勢。(指導第一線兵力運用)(動能)
虛實虛實變。(指導決戰用戰)戰勝攻取,修其功
全軍軍爭迂直爭。(戰場經營)
用兵保障九變利害變。(軍隊戰場中風險管理)
九地變利理。(地略、遠征,軍隊地理幫助戰場作為)
決勝破敵行軍處軍相敵。(列陣迎敵、掌握敵情)
千里地形戰術地形。(地之道 : 六地、敗之道:六敗)
火攻戰技技術。(以火佐攻、慎戰書合) 完結篇
情報用間先知 - 情報計畫 (情報理論)
數字內涵
1指的孫子兵法最高思想「勢者、因利而制權」。
依據「利」去做權變。此處的「利」是指的「全彼此」,保全自己及敵人的國力及戰力。追求雙贏,孫子兵法後續的介紹都是追求此利 ( 兩全 ) 。
2指的是「謀」、「動」。
「謀」談的是運籌帷幄;「動」談的是決勝於千里。如此才可以確保追求利「兩全:全彼此」。
4指的是四部。
孫子兵法 13 篇分為四部「廟算、全軍、破敵、情報」。「廟算 + 全軍」就是「謀」,「破敵」就是「動」,用間篇是談「情報 ( 資訊戰 ) 的理論」。廟算、全軍、破敵共有 12 篇談的是「情報 ( 資訊戰 ) 的實務」,知是謀與動判斷的基礎。而「廟算 ( 始計、作戰、謀攻 ) 」談戰略 ( 策略 ) 規劃;「全軍 ( 軍形、兵勢、虛實、軍爭、九變、九地 ) 」談戰略 ( 策略 ) 佈局;「破敵 ( 行軍、地形、火攻 ) 」談戰術、戰鬥、戰技等作戰指導,就是進入戰場 ( 市場 ) 獲勝 ( 獲利 ) 。以兩全的戰略指導、兩全的野戰佈局態勢、進入戰場破敵獲勝並且降低損失確保兩全。
13指的是孫子兵法 13 篇。
單篇篇名解、古文今議、單篇重點及思維邏輯、與生活工作連結、上對下支持 & 下對上指導與回饋。
1回歸一個軍事體系中心理念:「戰爭與和平」。
在第12篇火攻篇「戰勝攻取,修其功」,在戰爭來說,強調取勝後要修繕恢復和平的秩序。在企業來說,某個專案的結束,彙整成果與經驗最下次持續改善。

另外學習孫子兵法要注意「書合、正反合、兵的不同解釋、知的廣度…」後續都將在孫子兵法讀書會「孫子兵法13篇導讀」一併跟大家報告。

 

專欄3:始計篇

古文

孫子曰: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 故經之以五事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與上同意,可與之死,可與之生,而不畏危也;天者,陰陽、寒暑、時制也;地者,遠近、險易、廣狹、死生也;將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也;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將莫不聞,知之者勝,不知者不勝。

 故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將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衆孰強?士卒孰練?賞罰孰明?吾以此知勝負矣。將聽吾計,用之必勝,留之;將不聽吾計,用之必敗,去之。

計利以聽,乃爲之勢,以佐其外。勢者,因利而制權也。

兵者,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,遠而示之近。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。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

夫未戰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未戰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勝少算不勝,而況于無算乎!吾以此觀之,勝負見矣。

 

篇名解

孫子兵法原只有「計」的篇名,曹操加「始」,成為始計篇。

始計篇是國家安全的決策與企劃原理。如管子說:「計先訂於內,然後兵於境」。

始計整體意義包含:

先知:以五事、七計分析判斷。

先策:計利以聽(內部協調)è下戰略至當決心

先計:勢者,因利而制權。配合軌道十四法。(全程戰略、策略構想)

先評:廟算。多算勝少算不勝。(評估策略風險)

參謀幕僚提出多個方案,由主官因應全盤局勢做抉擇。選擇一個方案,或修改某個方案,或推翻所有的方案另外提一個新的策略。

 

思維邏輯

認識戰爭→分析戰爭→指導戰爭→整備戰爭

單篇重點

[table “33” not found /]

另外幾項字面上的重點「道:願景」、「將:領導與統御」也是非常關鍵。

 

開放討論

  1. 廟算之部的定義
  2. 「始計」如何對「作戰、謀攻」指導
  3. 「始計」各項重點如何跟企業管理連結
  4. 「道」跟個人、公司「願景」的關聯性
  5. 「始計」有哪些「知」的導引
  6. 「始計」有哪些「兵」的解釋

以上有趣的問題與古文今議,將會在後續都將在孫子兵法讀書會「始計篇」一併跟大家分享。

 

專欄4:作戰篇

 

專欄5:謀攻篇

 

專欄6:軍形篇

 

專欄7:兵勢篇

 

專欄8:虛實篇

 

專欄9:軍爭篇

 

專欄10:九變篇

 

專欄11:行軍篇

 

專欄12:地形篇

 

專欄13:九地篇

 

專欄14:火攻篇

 

專欄15:用間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