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處在資訊、知識爆炸性的時代,如何將這些隨「網」可取得的知識轉化為「價值」﹖這是需要透過技術的分析與整合,且讓人產生需求感。「知識」跟產品一樣需要行銷推廣,越是分享越能創造更大的價值。我們將以專欄方式分享,提供業界同好一個討論平台,歡迎分享到各種社群。
技術分享
電路設計專欄
電路設計專欄1:電子產品基礎電路圖
此電路圖濃縮了70%以上的電路應用,其對應電路與零件範疇如下表。
[table “15” not found /]
建議學習邏輯順序包含「電路動作原理」→「零件扮演角色」→「選料原則」→「零件互為替代性」→「零件匹配」→「Layout Guide」→「量測手法」→「解問題手法」。由此將可以發展公司由此即可以發展公司「電路設計手冊」、「選料原則」、「EVT 測試手冊」、「印刷電路板佈局手冊」,倘若可以發展跨部門合作,則此將可以開發相關零件策略。數數看電路圖,你知到有哪些電容應用﹖其對應的料原則、驗證手法..等是否都在掌握之中﹖我們將在相關的電路技術分享或者訓練課程一一揭露,敬請期待。
[table “25” not found /]
零件知識專欄
零件技術專欄1:如何學通一個零件,及創造價值﹖
以下學習邏輯,挺好用跟大家分享。
《零件「理論」→零件「架構、材料、製造」→零件「特性」→系統應用 + 零件市場→系統產品「成本+性能」》,講白了越了解食材,則炒出了的菜更能色香味美及健康兼具。以下就以「電容」為範例表列跟大家分享,將會在電容課程及技術專欄進一步分享,敬請期待。
儀器量測專欄
法規認證專欄
生產製造專欄
流程管理專欄
英文縮寫 | 英文全名 | 中文翻譯 | |
---|---|---|---|
A | ADSL |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| 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 |
B | BJT |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| 雙載子接面電晶體 |
C | CAR |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| 改善措施報告 |
專有名詞
文章分享
孫子兵法專欄
專欄1:好書介紹1: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
坊間有許多關於《孫子兵法》著作,各有其獨到的見解,在此分享李建中上將與交大虞孝成教授合著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,主要是該書有四大特色:
1 .完整專案式講述孫子兵法
部分書籍為了便於讀者進入兵法的意境,採用「一句經典孫子兵法名言,引用一篇歷史故事及商業案例」,這是很好師父引進門的方法,但如果就此打住,很容變成斷章取義。《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》依據國家或企業的運作將十三篇大架構分為四大部,介紹如何上對下指導、下對上支持,且李建中上將授課過程中還傳授單篇的重點及思維邏輯。
2.兵法與企業管理聯結
從四大部開始,即介紹兵法與企業組的關聯性。另外針對單篇重點做「兵法、軍事、企業」導引的綜合表解,讓經典智慧活了起來,例如:
Step | 兵法 | 軍事 | 企業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兵者,國之大事。 | 慎戰 | 競爭謹慎 |
2 | 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。 | 知己 | 價值鏈分析 |
3 | 知彼 | 五力分析 | |
4 | ……. | …… | ……. |
3.較貼軍事的古文翻譯
孫子兵法全書約用69次「兵」,不同兵法階層,皆有對應的解釋,例如:
篇名 | 原文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始計 | 「兵」者,國之大事。 | 戰爭 |
作戰 | 用「兵」之法,馳車千駟 .. | 動員整備 |
謀攻 | 用「兵」之法,全國為上 .. | 軍事戰略最高指導原則 |
謀攻 | 用兵之法,十則圍之 .. | 戰場用兵 |
4.端正孫子兵法思想
部分書籍因斷章取義,或者不洽當的古文今議,而造成讀者誤解《孫子兵法》是一套用間用計的欺詐之術。例如「始計篇:兵者,詭道。」許多書籍就字面解讀為「詭詐之術」,或許解讀為「變異」會更恰當。
專欄2:孫子兵法十三篇導讀:
從此十三篇導讀開始到單篇心得分享,主來自旁聽李建中上將與虞孝成教授的上課筆記,期望藉此機會分享老祖宗的智慧,更期望藉前輩們可以幫我斧正觀念。可透過下列數字口訣「1 → 2 → 4 → 13 → 1」快速記住孫子兵法整體架構、 單篇主要精神、策略管理指導與支持關係。
謀 / 動 | 四部 | 篇名 | 內涵 | 情報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運籌帷幄 | 廟算 | 始計 | 兵者,國之大事。(國家全程戰略) | 情報實務作為 | 恢復和平 | |
作戰 | 勝敵益強 - 聯合動員計畫。 | |||||
謀攻 | 全國全軍 - 聯合戰略計畫。 | |||||
全軍 | 軍形 | 攻守形。(兵力布局)(位能) | ||||
用兵作為 | 兵勢 | 奇正勢。(指導第一線兵力運用)(動能) | ||||
虛實 | 虛實變。(指導決戰用戰) | 戰勝攻取,修其功 | ||||
全軍 | 軍爭 | 迂直爭。(戰場經營) | ||||
用兵保障 | 九變 | 利害變。(軍隊戰場中風險管理) | ||||
九地 | 變利理。(地略、遠征,軍隊地理幫助戰場作為) | |||||
決勝 | 破敵 | 行軍 | 處軍相敵。(列陣迎敵、掌握敵情) | |||
千里 | 地形 | 戰術地形。(地之道 : 六地、敗之道:六敗) | ||||
火攻 | 戰技技術。(以火佐攻、慎戰書合) 完結篇 | |||||
情報 | 用間 | 先知 - 情報計畫 (情報理論) |
數字 | 內涵 |
---|---|
1 | 指的孫子兵法最高思想「勢者、因利而制權」。 |
依據「利」去做權變。此處的「利」是指的「全彼此」,保全自己及敵人的國力及戰力。追求雙贏,孫子兵法後續的介紹都是追求此利 ( 兩全 ) 。 | |
2 | 指的是「謀」、「動」。 |
「謀」談的是運籌帷幄;「動」談的是決勝於千里。如此才可以確保追求利「兩全:全彼此」。 | |
4 | 指的是四部。 |
孫子兵法 13 篇分為四部「廟算、全軍、破敵、情報」。「廟算 + 全軍」就是「謀」,「破敵」就是「動」,用間篇是談「情報 ( 資訊戰 ) 的理論」。廟算、全軍、破敵共有 12 篇談的是「情報 ( 資訊戰 ) 的實務」,知是謀與動判斷的基礎。而「廟算 ( 始計、作戰、謀攻 ) 」談戰略 ( 策略 ) 規劃;「全軍 ( 軍形、兵勢、虛實、軍爭、九變、九地 ) 」談戰略 ( 策略 ) 佈局;「破敵 ( 行軍、地形、火攻 ) 」談戰術、戰鬥、戰技等作戰指導,就是進入戰場 ( 市場 ) 獲勝 ( 獲利 ) 。以兩全的戰略指導、兩全的野戰佈局態勢、進入戰場破敵獲勝並且降低損失確保兩全。 | |
13 | 指的是孫子兵法 13 篇。 |
單篇篇名解、古文今議、單篇重點及思維邏輯、與生活工作連結、上對下支持 & 下對上指導與回饋。 | |
1 | 回歸一個軍事體系中心理念:「戰爭與和平」。 |
在第12篇火攻篇「戰勝攻取,修其功」,在戰爭來說,強調取勝後要修繕恢復和平的秩序。在企業來說,某個專案的結束,彙整成果與經驗最下次持續改善。 |
另外學習孫子兵法要注意「書合、正反合、兵的不同解釋、知的廣度…」後續都將在孫子兵法讀書會「孫子兵法13篇導讀」一併跟大家報告。
專欄3:始計篇
古文:
孫子曰: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故經之以五事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與上同意,可與之死,可與之生,而不畏危也;天者,陰陽、寒暑、時制也;地者,遠近、險易、廣狹、死生也;將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也;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將莫不聞,知之者勝,不知者不勝。
故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將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衆孰強?士卒孰練?賞罰孰明?吾以此知勝負矣。將聽吾計,用之必勝,留之;將不聽吾計,用之必敗,去之。
計利以聽,乃爲之勢,以佐其外。勢者,因利而制權也。
兵者,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,遠而示之近。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。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
夫未戰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未戰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勝少算不勝,而況于無算乎!吾以此觀之,勝負見矣。
篇名解:
孫子兵法原只有「計」的篇名,曹操加「始」,成為始計篇。
始計篇是國家安全的決策與企劃原理。如管子說:「計先訂於內,然後兵於境」。
始計整體意義包含:
先知:以五事、七計分析判斷。
先策:計利以聽(內部協調)è下戰略至當決心
先計:勢者,因利而制權。配合軌道十四法。(全程戰略、策略構想)
先評:廟算。多算勝少算不勝。(評估策略風險)
參謀幕僚提出多個方案,由主官因應全盤局勢做抉擇。選擇一個方案,或修改某個方案,或推翻所有的方案另外提一個新的策略。
思維邏輯:
認識戰爭→分析戰爭→指導戰爭→整備戰爭
單篇重點:
[table “33” not found /]另外幾項字面上的重點「道:願景」、「將:領導與統御」也是非常關鍵。
開放討論:
- 廟算之部的定義
- 「始計」如何對「作戰、謀攻」指導
- 「始計」各項重點如何跟企業管理連結
- 「道」跟個人、公司「願景」的關聯性
- 「始計」有哪些「知」的導引
- 「始計」有哪些「兵」的解釋
以上有趣的問題與古文今議,將會在後續都將在孫子兵法讀書會「始計篇」一併跟大家分享。
專欄4:作戰篇
專欄5:謀攻篇
專欄6:軍形篇
專欄7:兵勢篇
專欄8:虛實篇
專欄9:軍爭篇
專欄10:九變篇
專欄11:行軍篇
專欄12:地形篇
專欄13:九地篇
專欄14:火攻篇
專欄15:用間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