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它分享 — Second Source (替代品) 導入

發表日期:2014/07/31    本文瀏覽次數:4,785次

2nd Source 導入的目的不外乎,「解決缺料、優化品質、降低成本、換掉不良供應商」。這些都是公司的重點價值活動,詳細的ISO規範可參考7.3.7設計開發變更的管制。在此概略介紹 second Source 的人員特質,及以電容於電路應用,描述 Second Source 導入測試問題。

Second Source 人格特質標準:
誰肯收拾:量產後物料太貴、交期太長,要能『收拾』殘局,導入適當替代料。
誰肯守時:要有時效觀念,產線可能因缺某顆零件停機中,要能『守時』完成任務。
誰肯瘦死:要耐操有棟頭,一堆測試要完成,就算『瘦死』也要使命必達。
誰肯受死:要責任全攬,引領『受死』。Sample太晚送到,測試都Fail,客人沒有同意,等著被劈吧!!!

這是無奈的事實,2nd source 都是在「承接包袱、時間緊迫、限制極多、資訊缺乏…」下完成使命。常見的 2nd Source 效益不彰的主因如下:
1.) Copy & Paste 的設計,以至於零件「成本、交期、品質、配合度…」等不恰當的包袱。
2.) 缺乏「原始設計、測試手法 & 報告」等資訊。最差的情況,可能原料就無法通過部分測試。

當下列狀況,所有供應商都要 Phase Out「被替代零件規格」,或者原始設計就存在某些瑕疵,則 2nd Source 成為無法創造價值的活動。唯有產品設計的第一時間,導入適當的策略零件,才可以停止 2nd Source 的惡性循環。

另外是公司是否有提供「2nd Source測試規範」,其測試手法可否判斷替換零件後,「產品規格、電路動作、零件本體」都能符合規範? 就以基礎的被動零件電容為範例,思考自家公司的替代料測試規範或訓練。是否有說明「電路應用、選料規格原則、測試手法、判斷條件…」等?

系統基礎電路圖

system basic circuit

電容 2nd Source 測試觀察重點:
1.) Buck輸入電容:觀察重點在 Rated Ripple Current、Thermal、Life…。
2.) Buck Bootstrap 電容:觀察重點在 High Side MOS 導通及效率。
3.) Buck DCR Current Sense RC-Network 電容:觀察重點在匹配後,輸出電流偵測的穩定性。
4.) Buck Soft Start 電容:觀察重點在開機輸出電壓起來的時間。
5.) Buck Snubber 電容:觀察重點在 Spike & EMI。
6.) Buck Compensation 電容:觀察重點在 Type 2 or 3 的補償→零點極點→Phase & Gain Margin & BW→Stable。
7.) Buck 輸出電容:觀察重點在 Ripple & Transient Voltage、Stable。
8.) LDO Feed forward 電容:觀察重點在 Phase & Gain Margin & BW→Stable
9.) Power Filter (Bead+MLCC) 電容:觀察重點在該組電源穩定度與 EMI。
10.) AC Termination電容:觀察重點在 Impedance Match→SI…
11.) X’TAL CLOAD vs Cg & Cd 電容:觀察重點在 Matching Test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還有許多不同電路架構,例如 Flyback、Forward、Bod Smith…等,其電路電容有不同角色扮演及驗證手法。

ISO第六章「資源管理」這是組織的責任,不適合苛責 2nd Source 工程師能力。
如同《孫子兵法/兵勢篇》的指導:求之于勢,不責于人,故能擇人而任勢。
只要組織願意面對事實,不責怪承接歷史包袱的當事者,找出問題癥結,委派適當的團隊,建構有效的「2nd Source測試規範」,則可以創造競爭態勢。

error: 內容受保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