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件知識專欄 — 積層陶瓷電容策略Total Cost Down
此以積層陶瓷電容(Multi-Layer Ceramic Capacitor, MLCC)為零件策略範例,介紹Total Cost Down(TCD)。
條列式概述價值工程作業,另外補充說明MLCC策略精華部分。
價值工程研析範例:MLCC TCD Strategy
研析前置作業:建構「研析VAVE團隊、作業流程、產品說明…」等。
- 研析團隊:研發、資材、品管。
- 作業流程:專案計劃書範本、通用廠商評鑑表、「客戶、組織、供應商」VAVE跨部門流程…。
- 產品說明:組織主力產品及對應零件介紹。
研析階段作業:
- 資料階段:歷史年度採購金額及供應商分布、品質異常統計表。
- 機能分析:產品方塊圖功能介紹、零件功能說明。
- 創意階段:優化ROI、DFx、零件策略 (暫定以零件策略為主軸)…。
- 判斷階段:
- Step1:列出機會零件策略範疇,如下:
- 積層陶瓷電容、液態電解電容、鋁捲繞高分子固態電容、鋁堆疊高分子固態電容、鉭高分子固態電容、厚膜電阻
- 電源電感、磁珠、電源功率晶體、Buck IC、LDO、石英晶體、石英晶體振盪器、貼片式發光二極體….
- Step2:依據「優缺點比較、可行性評估、分數矩陣、評估矩陣」,選定零件策略方案。
- 首次策略選定MLCC TCD策略。主要評估因素如下:
- Step1:列出機會零件策略範疇,如下:
A) 計畫成功公算:MLCC 成功公算僅次於Chip R (貼片電阻)
B) 電路動作順序:直流電源轉換→穩定時脈→重置→初始化…→資料傳輸,許多電路都有MLCC蹤影。
C) 電氣特性的重要性:影響整個電路的穩定及相關認證。
D) 年度降低成本比例:中等
E) 收斂料號比例:收斂比例效益最高
F) 收斂廠商比例:收斂比例效益最高
- 發展階段:制定關鍵參數表、MLCC年度交易分析、供應商稽核、策略規格討論、效益預估…
- 不同零件有個別特殊「關鍵參數、樞紐分析、材料製程稽核」。
- 可量化效益「降低成本、縮減料號、收斂廠商」
- 不可量化效益「優化選料規範、品質提升、效率提升、倉儲縮減、現金流…」
- 實施階段:策略廠商及規格宣導及Design In、禁用淘汰規格、相關流程改善、成果發表…。
後續追蹤作業:Pre-RD BOM及MP BOM審核、零件趨勢、各項持續改善成效…等
以下節錄幾項MLCC策略作業的及成效。
1.) 宏觀認識電容:了解電容之間的取代性,及供應商競爭性。
電容分類
2.) 創造MLCC TCD的邏輯。
Equation→Structure→Material→MFG→Characteristic→Comparison→Application→Marketing→Cost/ Performance
不同零件有個別的分析、稽核、策略…進行模式。
鋁捲繞電容及積層陶瓷電容比較表
預估MLCC TCD效益:包含可量化與不可量化效益
1.)可量化效益:「降低成本>40%、淘汰料號>70%、收斂廠商>60%」
2.)不可量化效益:
- 25種以上MLCC應用選料規範及測試手法
- 品質提升:
- 降低MLCC Crack
- 提升Buck CIN 壽命
- 降低Buck Upper MOS Drive Loss & Switching Loss
- 降低Spike & EMI
- Buck & Linear Regulator 穩定
- X’TAL Matching
- 優化訊號完整度(SI)
- …
- 電路模組前置作業:Buck、LDO、Power Filter、XTAL & OSC Timing 等模組
- 縮減料號→優化倉儲 & 現金流
- 縮減料號→提升MLCC管理效益
- 研發選料→電路審核→下PO →廠商製造→運輸→IQC →入庫→工單發料→上快速機料架..
- 降低PCB & 錫膏成本
- 優化IQC量測手法
- 降低天然災害、幣值風險
- …
「Total Cost Down」的概述
Cost Down≠「摳、死、擋」
「降低成本」是現今企業活下去的必備條件之一,但如果以砍薪、資遣…等「摳」的方式進行,或許短期對成財務報表奏效。但因為工作權受到威脅,恐慌消極氣氛,瀰漫「死」的氛圍,若沒有妥善處理,唯恐員工私下串聯「擋」任何改善活動。
Cost Down =「Call死黨」
公司「成本、費用」主要Root Cause在於「產品開發流程」,這需要「Call死黨」,共同創造Total Cost Down的競爭優勢。其Total Cost包含「材料成本、製造成本、品質成本」,且通常品質成本是產品成本的10倍。言下之意,不可因為降低材料或者製造成本,而犧牲品質。「最適化零件策略」正有「降低材料與製造成本,且提升品質」的對策。
Total Cost Down = 偷偷Cost Down
MLCC除了替換風險低,且一般品牌廠不會關注被動零件。所以「偷偷Cost Down」可藏住利潤。